疫”直播 管教管导——继教院尤逸萍老师
一转眼,学校在线开学已经两周了。对于我来说,无论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还是作为
开学前,为了上好网课,我竭尽全力做足了功课。首先是硬件装备,专门安装了宽带光纤到户并升级了网速,添置了电脑的话筒,准备了两台电脑以防意外。然后是软件准备,一方面,因为学生没有教材,我修改教案和PPT,设计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准备网上作业等等;另一方面,我努力熟悉钉钉操作平台,一次次直播测试。
记得第一次走进直播间,面对电脑屏幕,眼前没有学生,好像是对着空气讲课,还真有点不习惯。可是当我看到交流平台上那么多学生扣“1”签到,还看到许多同学在屏幕上说“老师好”时,我的心一下子热乎了。我的学生虽然远在全国各地,但是网络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们在家里听我上课。顿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如何上好每一堂网课,吸引学生听好每一堂网课,我的体会是要做到“心中有爱,课中有情,管教管导”。尤其对于学习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的成教生,在教室里授课都要时常维持纪律,而现在网上授课,怎样才能保证到课率和听课率,这是对老师授课艺术魅力的考验。我注重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难度较高的自考本科课程,深入浅出抓重点,带领学生边演示边做题。对于管理学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一起做案例,在互动中掌握知识点。灵活的教学方式,生动的课堂氛围,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不忘穿插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网络直播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爱听网课,连平时公认的“差生”都从不缺席,还会在网上与我互动回答问题,真心让我感动。
“疫情”阻隔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没有阻隔我们的正常教学。因“疫”直播刷新了我几十年的教学经历,第一次体验了线上教学管教管导的全新模式。短短两周的网课直播,虽然开始时偶而有杂音、断网的不顺畅,但是通过我的不断努力实践,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网课直播老师。
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卢桃
响应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东海学院也采取多种措施减轻疫情影响,保障学生的学业。对于我们辅导员来说,我们能够做的工作有:与任课老师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网课感受;每日课前提醒学生按时上课,课间和课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课后及时查看直播数据,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等等。
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学生按时上课,我们辅导员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各显神通。网课第一周,我只能通过直播结束后生成的数据了解哪些学生迟到、哪些学生旷课,工作比较被动。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工作思路,决定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以点带面,进行织网管理,确保既有重点又全面覆盖。我利用周末,组织班委召开视频会议,对班级的情况进行讨论与沟通,把班级同学分成9组,建立学习小组,每位班委对接5到7名学生,上课前的提醒工作交给班委,上课后每位班委及时把没有上课的学生的名字告诉我,我马上联系学生或者家长,确保每位学生知晓并且及时上课。采用网格化管理之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针对性明显增强,班级的出勤率也得到提高。
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余凡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改变了大家的新年假期。本应早早赶到学校报到,开始新一年校园生活的我们,如今只能坐在家中,对着电脑、手机,通过网络上课。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畅想过以后不用去学校,坐在家里就可以上课。如今,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好新奇和兴奋。听了两周的网络直播课,我发现这种网络的授课方式有利有弊。
先来说说网课的优点,首先是这种新奇的教学模式让大家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每天按时签到上课,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聊天窗口积极与老师们进行课堂互动,课后礼貌与老师道别。平日里在教室上课,很多同学都比较腼腆,很少像在网上这般热情地与老师互动。网络直播课虽然看似大家相隔万里,但却通过网络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其次,每个人都在自己家里上课,不用上课前辛苦寻找教室,节省了很多时间,使我有了更加充分的休息时间和自学时间,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听好每一堂课。我非常感谢老师们的真情付出,在直播间里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加上各种教学课件和演示,深深吸引了我学习的兴趣,我边听边记,不时与老师与互动,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也非常感谢继续教育学院的所有老师为线上教学所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有条件能够上网课,尤其要感谢辅导员老师每天陪伴我们学习,督促我们准时进直播间,为我们做好一切服务和管理工作。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网络授课也有着局限性,首先从我的专业角度出发,作为一名机电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结合实践操作,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对于自控能力稍差一些的同学可能会管不住自己而影响学习效果。
虽说网络授课十分新颖有趣,但我还是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我们能够早些回到校园,毕竟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每天可以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玩闹,每天可以见到我们各位可爱的老师,这也是我们大家热爱校园的重要原因。